历史名人与千佛山(二)
    众所周知,千佛山因千佛而得名,兴国禅寺千佛崖上至今保存完好的一百三十余尊佛像,乃是千佛山的精华之所在。那么,千佛山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佛像?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呢?这还要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说起。
\

\
    隋文帝于开皇元年(公元581年)代周立隋时,正值北周武帝毁法之令刚刚解除之时。文帝立隋后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普诏天下,任听出家为僧,并诏令天下人出钱营造佛教经像,令于五岳下各立寺一所,诏令在其父杨忠生前建功之处襄阳、隋阳、江陵、晋阳各立寺一所。这就使佛教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得以进一步恢复,有文献记载,隋文帝恢复佛教之始,天下之人从风仰慕,仅民间所有佛经就多于儒家六经有数十百倍之多。
\

    隋文帝杨坚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。相传,文帝乃出生于尼姑庵,并由一个名叫智仙的尼姑抚养成人。西魏文帝大统七年(公元541年),杨忠携妻吕氏住冯翊,六月的一天,吕氏生杨坚于当地的般若尼寺,因当时天气炎热,吕氏为婴儿扇凉,不料未出月的杨坚因着凉而不能啼哭,杨忠夫妇为此十分着急,恰寺中有一尼姑名叫智仙,特有神异,她不仅使杨坚啼声再发,而且还认为此孩有天佛神佑,当有大君之相,故请杨忠夫妇将杨坚寄养于尼寺中,并给婴孩取梵名为那罗延,意为金刚不坏。就这样,杨坚被留于般若尼寺中,由尼姑智仙抚养至十三岁。后周武帝灭法,杨坚已是大权在握,他曾使智仙隐居于皇宫之内,极力保护,使其免遭灭法之祸。
\
    隋文帝杨坚小时侯在尼姑庵中生活了十三年,受佛教的影响是很深的,尤其是智仙所谓天佛神佑的预言,以及后来他真的做了皇帝,使他对佛教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感情,这便是隋文帝杨坚尊崇佛教的一个重要原因。除此之外,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文帝对南朝用兵,一举灭陈,统一了全国,他为此感到非常得意,并认为是神佛的保佑,他曾经常对人说:我兴由佛法。这是隋文帝尊崇佛教的又一重要因素。有关史籍在分析隋文帝的为人时,称他性多猜忌而不悦设学,但他却能热心于佛事,这也正是他与佛教关系非同一般的表现。

   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,广兴佛事,主要表现在度僧、建寺、修塔、写经等。据载,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中,新造金、铜、檀香、象牙、石等佛像一万六千五百八十四躯,千佛崖上的一百余尊佛像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。至于为什么在千佛山上造佛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有说是隋文帝的母亲为济南历城人,他为纪念母亲而做;有说是文帝出于当时政治方面的需要而做;还有说是因为其自身不可言喻因素所所为,到底为何我们不得而知